找到相关内容6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增一阿含经》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

    世尊告诸比丘:「有此二施。云何为二?所谓法施、财施。诸比丘!施中之上者不过法施。   是故,诸比丘!常当学法施。如是,诸比丘!当作是学!」   (04) 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!   以上列出三个例子,可明显看出《增一阿含经》的经型特色是:   1.依照法数编列:上列前二经是编属法数「一」,这一法依次是杀生、不杀生。第三经是编属法数「二」,这二法是「法施、财施」。   2.有因缘(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547810.html
  • 在中国佛学院讲课时给学生出的试题(部分)3

    )以菩提心为基础,广行财施(救济事业)、法施(佛教文化的传播)、无畏施(对众生心灵的救助)结合智慧的修行法门,是大乘菩萨道的慈悲观法。( )早期佛教的禅定修持,主要是以四十业处(十遍、十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052128.html
  • 《吉祥经》三十八种吉祥事

    的技艺、能力。   9. 学戒律(五戒、八戒)、威仪。   10. 善巧表达。   11. 孝顺父.母。   12. 爱护妻子、儿女。   13. 做事井然有序。   14. 能财施、法施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4152427.html
  • 女众出家的起源

    社会地位,女性基本上就是男人的附属品。对佛陀而言,当年不顾社会舆论指责,以平等法施的态度接受首陀罗身份的优波离进入僧团,已引起舆论的压力,可以想见若是冒然接引女性成为史无前例的修行僧众会引起怎样的...

    一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0952630.html
  • 持教法师 准提法要(二)

    一個人如果沒有福德資糧,修行的障礙將不間斷,想用功的時候家裡就有事,想要好好的修一座法,電話的扞擾就來了!所以行者要好好的修行,就要努力的培值福德資糧!財施.法施.無畏施!皆應量力而為!再者行者最大的...

    持教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5753145.html
  • 无锡 灵山胜境导游词 前广场讲解词

    就是每个人要遵守道德规范。   在佛教中“布施”分为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财施大家应该比较能理解就在经济物质方面给予他人帮助。那什么是法施呢?像现在我在为大家介绍一些佛教知识就可以称为法施,当然,在生活中,你有什么好的想法,好的建议去告诉别人,也是法施的体现。   “无畏施”也一样贴近我们的生活,如果你的朋友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,您去安慰他,鼓励他让他获得轻松快乐,这就是无畏施。“忍辱”就是忍受痛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2562676.html
  •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?

   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? 作者:济群法师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。法施的功德很大,这个问题《金刚经》中讲得非常清楚。《金刚经》里说: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,但比起读诵《金刚经》,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《金刚经》的功德,那简直差得太远、太远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,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。别人有困难,经济上需要帮助,我给他一百块、一千块、一万块,总有用完的时候,这是一个方面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3076589.html
  • 问:什么叫做四摄?

    物,是名布施;复次当知诸布施中法施最胜,是名布施;(2)摄事者,谓由此布施於他,等摄近摄,持令相亲附,如是布施於他有情,能等摄能近摄,能近持能令亲附,是故名为布施摄事。 (二) 【爱语摄事】。云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4877406.html
  • 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

    苦海?”佛法中有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成佛法门《金刚经》中佛祖释迦牟尼对须菩提说:“何以故?”“须菩提,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既非菩萨。”“复次,须菩提,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。所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978567.html
  • 等念怨亲

    清净法缘,便是自己的功德法财,可作为立身处世及成就道业的资粮。与众生结缘的方式莫过“布施”,供给众生一切所需。无论是财施、法施,或是无畏施,皆应本着第六觉知中“怨亲平等”的精神来实行。世人的积习便是爱...

    文/见恁法师

    |慈悲|平等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2461887616.html